庫倫旗加強玉米中后期病害監測與防治工作
2021-08-12 11:37:10 艾格農業數據庫(Cnagri Database) 點擊: 請關注艾格農業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精彩文章近期我旗降雨增多,溫度較高,存在玉米病害高發生率的潛在危險。各地要做好田間監測,及時準確掌握田間病害發生動態,密切關注天氣狀況,因地制宜,加強防治宣傳、組織農戶,對應地塊積極采取防控措施,有效控制玉米中后期病害,確保玉米生產安全。
一、玉米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又稱條斑病、枯葉病。主要危害玉米的葉片、葉鞘和苞葉。從植株下部葉片開始發病,先出現水漬狀青灰色斑點,然后沿葉脈向兩端擴展,形成邊緣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青灰色的大斑,后期病斑??v裂。嚴重時病斑融合,葉片變黃枯死。
二、玉米紋枯病
主要危害葉鞘,也可危害莖稈,嚴重時引起果穗受害。發病初期多在基部1—2莖節葉鞘上產生暗綠色水漬狀病斑,后擴展融合成不規則形或云紋狀大病斑。病斑中部灰褐色,邊緣深褐色,由下向上蔓延擴展。穗苞葉染病也產生同樣的云紋狀斑。果穗染病后禿頂,籽粒細扁或變褐腐爛。嚴重時根莖基部組織變為灰白色,腐爛壞死。
三、玉米穗腐病
果穗及籽粒均可受害,被害果穗頂部或中部變色,并出現粉紅色、藍綠色、黑灰色或暗褐色、黃褐色霉層,即病原蓖的菌體、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粒無光澤,不飽滿,質脆,內部空虛,常為交織的菌絲所充塞。果穗病部苞葉常被密集的菌絲貫穿,黏結在一起貼于果穗上不易剝離。
四、玉米細菌性莖腐病
主要危害中部葉莖和葉鞘,葉梢上出現水漬狀腐爛,病組織開始軟化,散發出臭味。葉鞘上病斑呈不規則形,邊緣淺紅褐色,病健組織交界處水漬狀尤為明顯。濕度大時,病斑向上下迅速擴展,嚴重時植株常在發病后3-4天后病部以上倒折,溢出黃褐色腐臭菌液。
五、防治建議
1、加強田間管理,注意田間積水的排除,降低田間濕度,促使玉米健壯成長,增強抗病性。
2、科學合理選用防治藥劑進行防治。
3、選用抗病品種。
4、深翻,輪作,合理密植,加強水肥管理,提高植株抗性。
詳細常規報告請點擊:http://product.cnagri.com/chanpin.html
詳細專項報告請點擊:http://product.cnagri.com/baogao.html
- 上一篇:西農大成功研制出小麥聯合精密耕播機
Warning: mysql_fetch_array()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resource, boolean given in /data/wwwroot/www.mfri.top/phpcms/libs/classes/mysql.class.php on line 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