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萬畝糧田“長出”稻米產業新模式
2021-08-12 11:37:07 艾格農業數據庫(Cnagri Database) 點擊: 請關注艾格農業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精彩文章八月初的晴空下,上海市金山區廊下鎮萬畝糧田內呈現出強烈而美妙的反差,1000畝連片節水抗旱稻沉甸甸的稻穗隨風搖曳,豐收在即,而周邊常規粳稻稻田還是綠油油一片,距離抽穗還有一段時間。而在廊下鎮鎮政府門前的旱地上,同為節水抗旱稻品種且全程旱種旱管的稻子正在抽穗,定格出全國獨一無二的農業大鎮形象。兩年前,廊下萬畝糧田便傳出既要產出高產優質稻米,又要“長出”生態產品、科技產品的信息,這個秋天是不是迎來了如期的收獲?

而“旱優73”2019年獲得第二屆全國優質稻品種食味品質鑒評(秈稻)金獎,為節水抗旱稻米質做了強力背書。
生態時代培育出如此優秀的新品種,除了加強市場推廣,更重要的是形成以生態、科技為引領的節水抗旱稻產業新模式,以此為中國水稻產業轉型升級注入全新的價值,并由此推動中國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這是羅利軍團隊努力推廣節水抗旱稻市場應用的同時,一直希望能跨出去的一步。
廊下萬畝糧田為團隊提供了創新基地,通過引進科學家團隊、提供土地資源等方式,開啟了金山區農委、廊下鎮政府、上海市農科院、上海市農業生物基因中心、廊下現代農業園區、浩豐農業有限公司攜手創新節水抗旱稻產業新模式的帷幕,上海市農業農村委員會則以優質特早熟節水抗旱稻新品種選育及綠色生產技術示范科技興農項目方式給予支持。
記者了解到,去年“八月飄香”品牌大米第一次上市表現不錯,填補了上海地產優質特早熟稻米的空缺,市民為每年八月就能品嘗到“秈型粳味”地產新稻米而叫好,在去年首次試種200畝的基礎上,今年迅速擴大到1000畝,由廊下節水抗旱稻種源基地統一供種,通過統一生產標準、統一加工、統一“八月飄香”品牌、統一銷售形成節水抗旱稻稻米產業閉環。
“形成了節水抗旱稻稻米產業閉環只是探索的階段性目標,根據廊下的特點,團隊正在努力完善生菜--‘八月飄香’—生菜,‘八月飄香’-玉米或‘八月飄香’-玉米-油菜等輪作新模式,為都市農業注入更多價值。”上海市農業生物基因中心黨支部書記龔麗英說。
通過龔麗英,記者了解到了生菜——“八月飄香”—生菜輪作新模式的價值所在。
因為節水抗旱稻全生育期比常規粳稻縮短了50天左右,每年4月底5月初播種的“八月飄香”稻米在8月20號左右即可采收,而秋季生菜定植時間在9月中下旬,有充足的時間深翻、起壟。散葉生菜秋季露地種植40到45天即可采收,結球生菜種植55到60天采收,而春季生菜種植時間一般在2月中旬定植,4月中下旬采收,同樣有充足的時間進行土地深翻、起壟。這樣一來,同一塊良田,可以實現菜——稻——菜輪作,一年收獲三次。按照一畝地產水稻500公斤、生菜種兩茬累計可產3.6噸計算,一畝地的產值和效益顯而易見。
據團隊成員魏仕偉博士介紹,節水抗旱稻和生菜輪作模式不僅實現了都市農業的價值,還觸動團隊形成了生菜研究方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將進一步體現出節水抗旱稻新品種、生態產品、科技產品的系統性價值。
而在羅利軍看來,要更好體現出都市農業的“尊嚴”,生態產品、科技產品都是水到渠成的副產品,是價值實現的具體表現,重要的是團隊繼續研發出性能更好更有利于市場應用的節水抗旱稻新品種。“團隊非常希望在廊下建起世界一流的節水抗旱稻研發中心,建設用地有了,建設研發中心的資金至今落實不了,希望能盡快得到政府部門的支持。”
詳細常規報告請點擊:http://product.cnagri.com/chanpin.html
詳細專項報告請點擊:http://product.cnagri.com/baogao.html
- 上一篇:大鵝“傍”玉米 種養“笨”循環
Warning: mysql_fetch_array()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resource, boolean given in /data/wwwroot/www.mfri.top/phpcms/libs/classes/mysql.class.php on line 162